前段时间,“抗糖化”一跃飙升成为网红热词,不少女明星开始带头拒绝含糖食品,促使更多人陆续也加入了无糖食品的队伍。
如今市面上可见的越来越多,身边好多朋友习惯为“无糖”买单,包括饮料、糕点、面包、零食,喝可乐都会首选健怡或零度。认为“无糖”对应着健康,也能有助减肥。但就是不加糖吗?为什么我们明明在很多无糖食品中仍然能吃到甜味,甚至感觉更甜?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既尝到了甜,又同时能够比糖卡路热量更低,看上去更健康?其实,市面上有个统一的词来称呼它们——。它几乎早已遍布我们吃的食物里。那么:
什么是代糖?代糖究竟是怎么来的?代糖真能有助健康吗?
看完这篇你能更清晰的了解概念,以及无糖食品有助减肥是个真命题吗?
什么是代糖?
在说代糖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的概念。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里明确规定:无糖是指
每g固体或ml液体食品,含糖量不高于0.5g。
但保证食品最佳味道,甜味至关重要。所以实际是指食品中不包含或很少包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糖等真正能给身体提供能量完成碳水化合物作用的糖类,而使用代糖作为甜味来源。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得出,代糖就是甜味剂(只负责提供甜味感觉)。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甜味剂有过精准定义:可提供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但不包含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和双糖(蔗糖、麦芽糖等)。
小结论:里也可以含有非常少量的糖,完全不加糖时会使用作为甜味来源,所以在无糖食品我们也能吃到甜味。
代糖是怎么来的?
真正的糖取自于甘蔗、淀粉、蜂蜜、水果等天然食物,而代糖的来源更复杂,大致有3种:
天然植物-天然来源的代糖,如甜菊糖就是从草本植物甜菊叶中提取的甜菊糖苷。还有时下最流行从罗汉果中提取出的罗汉果皂苷。
人工合成-人为制造出来代替糖的物质。比如我们常能看到的糖精、阿斯巴甜等。
天然来源人工再制-取自天然食物经过后期人为加工的代糖,比如糖醇,存在于许多天然植物、水果中。以口香糖中的木糖醇为例,从白桦树中提取出木糖,经过人为氢化反应后生成可食用的木糖醇。
记得小时候逛超市,爸妈经常会说一句话:“那都是糖精做的,吃了对身体不好。”这里说的“糖精”就是代糖,而且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甜味剂。
年美国科学家ConstantineFahlberg研究出了第一代甜味剂-糖精,它拥有比蔗糖高倍的甜度,后有科学家怀疑其安全性而被短暂禁用。年第二代甜味剂-阿斯巴甜诞生,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倍,但由于对热不稳定,只能用于饮料和糖果中。如今许多大饮料品牌主打无糖概念时用的几乎都是阿斯巴甜,比如健怡可乐、雪碧纤维+等。
但人造甜味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被认为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于是甜菊糖和罗汉果皂苷等天然植物甜味剂应运而生。甜菊糖的甜度是蔗糖的-倍,罗汉果皂苷约为蔗糖倍。
除了有甜度超高的代糖,最近市面上还流行着另一种甜味剂代糖——海藻糖,同样提取自天然植物以及微生物中。因其甜度只有普通蔗糖的一半,可以取代20%-40%的蔗糖,还能使糕点保持蓬松柔软。于是这种低甜爽口的代糖如今被应用在许多烘焙糕点和甜品中。
代糖真能有助健康吗?
在讨论代糖是否能有助健康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代糖是否对健康会有不良影响?
虽然曾经有不少科学家怀疑部分代糖与致癌或致病有关联性,但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准确的科学研究表明代糖会对人体有害。目前只要被允许添加在食物中的代糖只要不过量食用都是安全的。
那么,代糖又为什么会与健康食品扯上关系呢?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糖(蔗糖、果糖等)进入身体后的唯一目标就是提供能量,当能量够多时,剩余的能量就会转发为脂肪储存起来,我们就会长肉变胖。
代糖按照是否能够提供能量分为两类:食用后能产生热量的(营养型甜味剂)和食用后不被人体吸收所以不能产生热量的(非营养型甜味剂)。但无论如何,即便能产生热量的代糖相比于蔗糖要低很多很多。
与此同时,大部分代糖的甜度近乎是蔗糖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追求同样口感的前提下,代糖的投入可能只需要是蔗糖的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于是我们摄入的总能量也会大幅减少。这就是品牌们宣称“无糖更健康”的来由。
小结论:想维持身材的小伙伴,可以放心选择含有代糖的无糖食品。优先天然来源的代糖制食物如甜菊糖、罗汉果皂苷等。
别高兴的太早!
健康杂志《Obesity》曾做过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喝3罐无糖碳酸饮料的人比不喝的人,肥胖风险增加了一倍。这是因为有科学研究显示,当我们食用代糖食品后,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因为大脑真的以为我们摄入了糖,所以会用胰岛素降低血糖。但此时我们并未真的吃糖,所以血糖会低于正常值,身体信息就变成了——我需要吃点甜食。
所以即便是无糖,也不能吃/喝太多哦!
今天的研究就是这样啦,我们下期再见
——
*本文部分配图来源网络,文字版权归属
茵茵33告诉你什么好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