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文:杨太师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留下许多朝代的痕迹,于是也是有了一个关于朝代顺序的顺口溜:“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由此可见,朝代更迭至清朝,就再没有朝代了,如今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与过去彻底告别。
而提起清朝,想必大家肯定很熟悉康熙王朝,这个王朝真的是繁华,也有很多相关的影视作品讲述康熙王朝的故事。而康熙王朝最出名的一位女人当属孝庄太后,她先后辅佐顺治、康熙两位皇帝治理国家,为清朝大业鞠躬尽瘁。
不过提及孝庄太后,她身旁服侍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也是一位出名的侍女,她在清朝的历史中身份匪浅。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原名叫苏墨尔,在康熙年间才改称满族名字苏麻喇,因病逝世后,宫中才开始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康熙王朝》电视剧中,顺治帝十分宠幸董鄂妃,一直想要个孩子,但是董鄂妃身体不好,皇帝下令让佟妃的儿子玄烨过继给董鄂妃,但是年纪尚小的玄烨不幸得了天花,太医也没能救回小皇子。
顺治帝为了保护董鄂妃,将这一罪责推给了苏麻喇姑说她照顾不周,为了防止夜长梦多,立刻下旨赐死苏麻喇姑。太监们不敢声张,连忙把苏麻喇姑套上麻袋,慌忙找地方把她活埋,而且还一直往她头上倒石灰。好在苏麻喇姑将要被活埋时,孝庄太后及时赶到,救下了苏麻喇姑。
这里有一个细节:为什么在活埋苏麻喇姑前,太监们要往她头上倒石灰呢?
深究才发现:原来,在古代,人们去世都是要土葬,而且在土葬之前,都要先铺层石灰,防止尸体在土地中腐烂,散出异味,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也算是古代人们对环境做的贡献,况且苏麻喇姑是临时被要求活埋,没办法先铺好石灰,事发突然,只得省事一直往苏麻喇姑倒石灰。
虽然苏麻喇姑被当成替罪羊,我们会以为她是个小角色,但事实并非如此,她在历史中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苏麻喇姑出身普通,她来自平凡的蒙古族牧民家庭,幸得孝庄父亲的赏识带回王府,作为陪嫁侍女随孝庄嫁进入皇宫。
进入皇宫后,由于她精通满文和汉文,康熙帝觉得值得向她学习,便请教她让其作为自己的老师,所以她倾囊相授,为康熙皇帝声名在外奠定基础。她对孝庄太后忠心耿耿了一辈子,本能出宫成家过平常日子,但念着孝庄太后对自己的恩情,陪伴了她六十年光景,直到孝庄太后安然离世之后,仍继续在宫中帮着皇家。在晚年之时,她还帮康熙抚养了其第十二个儿子-爱新觉罗胤裪。
苏麻喇姑精心培养、悉心教导这个皇子直到他成年,待胤祹终于长大之后,她这个宫中的老人儿就不用再操心了,开始在这宫廷之中安享晚年。她日日吃斋诵经念佛,既是为了修身养性,又是为了给皇家祈福,她对皇家的忠心真的是日月可鉴。
她的身体向来不错,源于她有着特别的生活习惯:她只有在除夕之日,才会沐浴一次,再把这些用过的洗澡水一并喝掉。再则是生病再厉害,她都不会吃药,最后靠着免疫力便也熬过去了。她一直活到了九十多岁,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苏麻喇姑遵循着生老病死的规律去世了。
她出殡的那天,康熙皇帝按着尊贵的礼仪为苏麻喇姑办了丧事,让她的尸首与孝庄太后后置于一处,好生厚葬。她尸首放置的棺材,自然是铺满了石灰,这样能吸收水汽,保持棺材底部常年干燥,棺材不易潮湿腐烂。
除此之外,石灰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防止虫咬尸体,总之,铺石灰能够起到延长尸体的腐烂时间。这也是具体解释了为什么古代人要在给人下葬之前铺石灰,不是闹着玩的,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为了自己生存的环境能够好下去,也是在为保护环境默默付出努力。
如今,自然的法则仍然存在,不过人们去世后的尸体,已大都不再铺石灰土葬,而是推崇火化,如此留下骨灰,安置好,也算是对逝者的尊重,还能不占用土地资源,不影响环境。与铺石灰相比,也算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