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镇远马家坪村路通幸福来 [复制链接]

1#

山回路转,终于抵达镇远县都坪镇马家坪村。一场秋雨过后,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云雾中。

“我们村位置比较偏,也没有硬化路,谁会来投资呀!”回想起从前的困境,马家坪村支书何熙洲感慨地说。过去,马家坪村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属镇远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而今已是另一番风景。

年底,在县交通局、都坪镇政府的大力帮扶下,马家坪村终于完成了全长23公里、覆盖全村12个组的硬化路施工,彻底告别了泥巴路时代,也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巧借东风好发力,在都坪镇政府的引导下,马家坪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立了镇远县山地种养殖农民合作社,以每亩每年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种植太子参、罗汉果等中药材和水果。

“当时有的村民不理解,我们就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动员。”何熙洲说,当时很多村民认为太子参、罗汉果没搞头,不愿意流转土地给合作社。在村委的积极动员下,村民们试着投入生产,很快便尝到了甜头,昔日荒芜的田间地头重新焕发生机,挂满了“金果果”。

“路通了,村民行动起来了,来村里‘作客’的公司也多起来了。”马家坪村帮扶干部阎超说,路通以后了,施秉、修文县的公司纷纷到村里寻求合作,有效解决了太子参、罗汉果销路问题,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提高村民稳定脱贫的能力,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我在合作社务工,每天能拿到80元的工资,可比以前种庄稼强多了。”村民刘荣洲笑盈盈地说。如今马家坪村种植太子参亩,罗汉果40余亩,为村民提供了60余个长期就业岗位,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以太子参、罗汉果等产业为支撑,马家坪村已于年12月脱贫摘帽,本月底完成了贫困户全面清零工作。

“接下来,我们准备发展竹鼠和鱼塘养殖,继续扩大脱贫成果。”何熙洲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徐伟

编审江春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