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禅定指要07第三章罗睺罗用定法证得 [复制链接]

1#

禅定指要07

第三章罗睺罗用定法证得罗汉果位

逸尘

为什么要写罗睺罗,因为他很特殊,是释迦牟尼的儿子,而且按佛经上的记载,他是释迦牟尼留下长期住世的四位弟子之一(其余三位是迦叶、宾头卢、屠钵叹)。我们深信释迦牟尼佛是不说谎的。那么,这位罗睺罗连同另外三位都还在,都在这个人世间度有缘人。那么,要说年龄,就该有二千多岁了。对于世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我确信其有,确信罗睺罗尊者就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活动,而且很可能就在中国。因为印度佛教衰落了。大约在十一世纪初,由于穆斯林国家十多次侵入印度,抢劫财物,毁寺杀僧,使印度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到十三世纪初,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成为印度势力最大的两大宗教,没有*治靠山的佛教徒受到残酷迫害,佛教寺院全部被毁,佛教从此消亡于它的故乡。但佛教的中心东移了。从佛经上看,释迦牟尼曾预言过,震旦的大光明山会有许多圣者去那里。震旦就是中国,大光明山就是大邑县的雾中山。佛也预言过,大乘佛教会在震旦得到弘扬和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预言。

罗睺罗这位至今仍在的人物,他当年是怎样得道的呢?是沾了释迦牟尼的光一下子就成大罗汉了吗?是释迦佛教了他什么绝妙法门他便捷足先登了吗?都不是。说来令人惊讶,释迦佛教罗睺罗的实修方法竟是气功。这对于那些不准在寺院练气功的人,对于那些宣称佛教无气功的人,无疑是当头棒喝。他们对佛法知道得太少了。

的确,当年没有“气功”这个名相,但其实质,无论如何也属现代的气功范畴。

《增壹阿含经》安般品第十七中讲述了释迦牟尼指导罗睺罗修“安般之法”的过程。概括地讲,首先是让罗睺罗“观色为无常”,“受想行识皆悉无常”。罗睺罗听从释迦的教导,到一棵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一心,念色无常,念受想行识无常”。这用现代语言来说,是作思想准备。这里的“念”就是思惟,不是口头上去念个咒什么的,是从思想上认识到“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所谓常,就是恒久不变。从佛家的观点来看,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只有自性真心才是不生不灭寂然常住的,修佛法的人若不具此种观念,就很难修成正果。

然后,释迦牟尼告诉罗睺罗:“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所有贪欲尽当除尽”,“所有嗔恚皆当除尽”,“所有害心悉当除尽”,“所有嫉心皆当除尽”,“所有骄慢皆当除尽”。

这是修安般法前先要做到的心性修养上的要求,因为心态调不好,定中便会出现心理障碍,严重者会因此出偏。现在,有些修定的人出偏了,主要的原因是心态未调好,其次才是方法不当。再强调一下,贪瞋痴疑慢五种心,都是修定的障碍。要从修定入手证菩提道果的人,一定要重视修心。没有良好的心态,很难进入定境的(还要解释一下,安般法也是定法,它是以心息相依的方法来入定的)。

鸣谢

本文作者:逸尘

校对编辑:净鸿

插图拍摄:慈济

图片美工:卡雪

总编辑:默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