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YOYO
编辑
闫宝
大暑的热是溽热。烈日炎炎,炽热当空,大地犹如个巨大的蒸笼。暑气蒸腾,昏蒙的暑湿裹挟身心,人也变得疲乏懒惰起来。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天净沙·沙趴》:“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上一趴。”
所谓“热在三伏”,这个“伏”有避匿之意,大暑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时期。“歇伏”是从古到今真正留下来的习惯,营造好安静、凉爽的环境,便可在炎炎夏日里安睡一阵,古诗中也有“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的诗句。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在古人看来,萤火虫乃腐草所变,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有萤火虫的夏夜,晚风拂过白天的热浪,流萤闪烁飞舞,灿若星辰。
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而且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大雨又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宋代曾几的《大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凉食穿肠而过,带走暑气和燥热,真真是说不尽的酣畅!
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
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大家安度盛夏;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大暑炎热多雨,人们往往胃口亏乏,饮食上应以清淡、有营养为原则。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适当吃些苦味食物,既能健脾开胃,还可预防中暑。苦味食物还具有醒脑提神、消除疲劳的作用,同时可消除夏天里的火气。夏季以“苦”著称的蔬菜有苦瓜、苦菊、莴笋、缝瓜、芹菜、苦菜等。
苦瓜中含有罗汉果苷和苦瓜素等成分,吃起来才会有苦涩的味道。但苦瓜本身清热解毒,夏季吃点苦瓜,有助于清除燥热感,而且还含有许多维生素,能够为人体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如果处理得好,苦瓜的苦味其实能淡很多。首先挑选苦瓜是要选表皮颗粒大且饱满,纹路清晰的苦瓜,这样的苦瓜瓜肉越嫩越厚,苦感就会越小。其次,一定要将苦瓜中间的白色瓤部分用勺子刮得干干净净的,这样也能够减少苦味。
苦菊味感甘中略带苦,颜色碧绿,可炒食或凉拌,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也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因其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受到广泛的好评。
苦菊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含量最高,与其他果蔬对比,苦菊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还有一种特殊的苦菊多糖类物质,这种多糖物质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血栓的形成。
莴笋味道清新但略带苦味,能够消暑解燥,开通疏利、消积下气。而且还有降低高血压,预防血栓的功效。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均可。
莴笋中钾的含量远大于钠,有助于稳定血液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含量,保证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食疗效果。莴笋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为机体补充营养,提升免疫力,小孩子应该多吃些莴笋。
夏天是秋葵上市的季节,也是最新鲜的时候。秋葵营养价值很高,能够温补肾中阳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矿物盐、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且含丰富的果胶、纤维素等成分,凉拌、热炒、油炸、炖食,做色拉、汤菜都可以。
虽然苦味食物大多具有退热除烦、健胃提神、利水消暑等功效,但在食用时应注意因人而异。苦味食物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通便等作用,而老人和小孩的脾胃大多虚弱,不适宜过多食用;患有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大便溏泄的病人也不宜食用。
吃凉性食物消暑的做法是古来有之,暑热蒸腾时人的阳气浮于表面,体内肠胃反而是阳气较弱的,因此生冷食物还是要适量,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
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本草纲目记载仙草性味涩、甘、寒,具有消暑、解渴、解热毒之能。在炎热的夏天,一碗清凉的烧仙草,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血气都清除得一干二净,绝对是消暑圣品。
虽然名字里有茶,但凉茶中并没有茶叶的成分,而是以鸡骨草、夏枯草、金银花、罗汉果等为主要配方。所谓“凉”,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在两广,喝凉茶是当地人消暑解渴的最好休憩方式。
蝉鸣不止,阳光焦灼的盛夏,难免让人心生焦虑。这时,宜静坐,让心回归平静。“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可以在静舍乘凉,在塘边赏荷。坐于小亭听风听雨听荷,心里也泛起氤氲的诗意,随着荷韵袅袅升腾。
潮湿的空气中,树荫深处传来声声蝉鸣,满眼的荷塘,时间彷佛一下都凝固了!一场急骤酣快的暴雨过后,大地弥漫着泥土与花草混合的幽香,蒲扇轻摇,心定神闲静坐,夏意悠长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