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李小林梁建)“今年种了7亩罗汉果,收得余个罗汉果,罗汉果为我家增加经济收入多元!”近日,永福县堡里镇清坪村群众苏秀萍开心地说。这只是永福县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在堡里镇、龙江乡等山区村大力发展罗汉果种植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连日来,在堡里镇的罗汉果种植地里,处处是繁忙的景象,放眼望去,成片的罗汉果藤铺满了山坳的棚架,一个个拳头大的青皮罗汉果挂满棚架,长势喜人。果农们穿梭在棚架下,摘果、挑选分拣、装筐搬运,在繁忙中流露出满满的丰收喜悦。
“这两年罗汉果价格行情好,众多商家竞相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今年我们村很多农户都扩大了罗汉果种植。”堡里镇清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德华深有感触。据悉,清坪村今年共种植罗汉果亩,产量预计多万个,产值约万元。
今年以来,堡里镇党委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引导和鼓励山区村群众依托气候、地形、阳光等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兴镇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引进和改良罗汉果种植技术,推动罗汉果产业发展。村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乡贤对家乡进行支持和反哺,引进企业老板作为公司投资方,合作社参与经营管理,创办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收购当地果农种植的罗汉果进行深加工和包装后出售,通过打出打响罗汉果品牌,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据悉,今年堡里镇种植罗汉果面积亩,预计总产值余万元,发展罗汉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