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入户访查,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29户不稳定脱贫户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其中,23户未能及时务工,6户农产品滞销......”
这是长汀县纪委监委对全县17个乡镇户不稳定脱贫户进行全覆盖式入户走访形成的一份“问题”清单。
“疫情防控是重点工作,但脱贫攻坚一刻也不能耽误。”日前,长汀县纪委监委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以6个协作联动组为单位,县乡两级联合走访不稳定脱贫户,重点了解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及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一线解决。
因户施策,因“疫”施策。长汀县纪委监委立足岗位职责,提出建议意见,推动职能部门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对劳动力较弱的,因地制宜开发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引导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劳动报酬收入;对无劳动力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先安排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提高资产性收入......据统计,全县17个农村乡镇为计划外出务工人员已就近落实护林员、村级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个。
清的是“问题”清单,赢得的是群众口碑。“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做好对贫困户的关心和帮扶,确保贫困户家庭生产和生活困难有人问、有人管。”长汀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了疫情,还以为找不到工作了,没想到纪委同志一直记挂着,帮我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在宣成乡畲心小学的扶贫车间里,林曲英一边操作着机器一边和乡纪委干部“盘算”着新收入,“现在每天大概有80块,等再熟练点工钱还会更高。”
前不久,在一次防疫劝导中,宣成乡纪委书记曹海平得知在家务农的脱贫户林曲英想增加点收入,又苦于谋不到合适的就业门路,他立马想到乡里去年年底办的香厂正在招工,于是找到香厂负责人说明情况,帮助林曲英办理入厂手续。
这样的场景不仅在宣成,在长汀县各乡镇都上演着。长汀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指示要求,以铁的纪律守住脱贫攻坚“底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庵杰乡只剩3户不稳定脱贫户,分别由乡*委书记、乡长、人大主席挂钩帮扶,有效增强了帮扶工作力量。
南山镇依托百香果、罗汉果等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带动29户贫困户认种百香果23亩,罗汉果苗株,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回收协议,确保贫困户稳步增收,巩固脱贫成效。
图为长汀县大同镇纪委干部在激励性扶贫项目经营主体了解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我们把贫困户散养的鸡‘打包’销售,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大同镇纪委积极走访激励性扶贫项目经营主体,具体了解该镇帮扶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在了解新桥镇新店村的脱贫户梁玉连遭遇滞销困境的第二天,该镇纪委干部便将情况收集并汇报镇*委*府班子,并协调“线上+线下”路径打通销售渠道。几天下来,在镇干部
防疫脱贫两不误,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问题。长汀县纪委监委针对扶贫领域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主动与县扶贫办等职能部门沟通,建立由县纪委牵头,县扶贫办具体组织实施,17个扶贫领域“1+X”部门密切配合的监督检查联合工作机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长汀县纪委监督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优化监督方式,实施精准监督,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来源:长汀县纪委监委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