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5/10 18:11:00
此一篇信息量巨大,这一次我扮演小编的职责,以下收录了多篇王首麟先生的日常体验,还有他记录的关于记忆里,写生中,及行至所致的各种朝花夕拾之随笔心得。内容很多,建议收藏后慢慢阅读。王老师是难得的诗书画具足的画家,他获得的荣誉无须赘言,此刻我仅仅是一个陈述的人。王老师是典型的北方直男,大步流星,声若洪钟,他虽然是我尊敬的长辈画家老师,但是日常所见的他,长发飞扬之间,总会插科打诨讲点东西南北的笑料,很生活,很有转折性,他自己依然是严肃自若的。有些场度的张弛控量,是一个人的阅历修养和心态的总和。在认识王首麟先生之前,只知道他作为中美协线描研究会副会长,他精绝的线描是当下中国画坛一面旗帜,甚至在美展的很多活动里呈现一股线描王首麟现象,很多人因为学习仿临他的线描作品作为创作,大获其益,似乎领略真经片刻便通途直达,顺遂可期。但是之后大家都噤言不语,点金术的秘密,自然不可奔走相告。画前的人们,往往惊艳于他线条的质感之美和洒脱,作为最传统的绘画语言线描,已经和神符一样玄妙不可解读,各种弯弯绕体现的艺术性。线条这东西,论长短,分质地,亦要在轻描淡写中体现韵律。吴道子作为唐代的线描宗师,他描绘的八十七神仙卷,被宋朝的大文豪苏轼评说,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后来的诸人也认可仅仅是线条的纵横概括也应具吴带当风之感。古人用诗兴的语言来描述只在意会里可得的风光律动之曼妙。王首麟先生作为一个画者,在丝缕无尽的线索里创造出各种形神兼具的人性。他创作的大凉山写生线描《生民系列-边疆集市》在绘画史上举足轻重,长达一百二十米,非常震撼,以书法入画,描绘了一番写实主义现实场景,嘈杂的人群,捕捉到让他动容的生活艰辛,并尽精刻微的描绘。如同他人生的记述,虽然是平面的,睹之为之动容,值得推崇的又何止是神仙,众人皆有神态,似是人生百味,皆苦众生,又分明是奈何如你我。王首麟先生是一个成熟且自信深并具影响力的书画家,他的笔墨具有很特殊的霸悍之美,可被窃取模仿的都是皮肉之啖腥,不只是驾驭纸笔间那点事,更多的是抒情达意,这其中迸发的是他对认知世界的的主见性,其中有传统的反思,当然还有他性情里不盲从的判断和不懈坚持。早些年,壮少之年,他也曾被下放,前途未知,那个理想被一统化的岁月里,大家都以苦为是,以莽撞的力气果腹,活个当下。身边的你我皆是大浪淘过的沙子,粗粝的碰撞,造就了他成为一个生活真相的观察者。在他被广为认知的生民白描长卷系列里,他用长短得宜的线来还原乡间边民鸡飞狗跳的集市,熙熙攘攘的屁民,是属于那个时代的表达诉求里最苦涩的边缘,是世间不可抗拒的艰辛。真相的场景看似是主观的感受,却又消除掉个人情感渲染,客观的观察,巨象的描绘,自然之常态,如此这般的将现实还原。不同于单纯的浪漫主义的夸张,只是尽可能陈述再现,不经粉饰的生活总是丑的悲伤,苦的炸裂。他非日常的旁观描绘,提供给观者的只有最真实的感同身受。而王首麟先生着意潜藏的那些愁情悲苦,是唤醒更多人的些许怜悯和慈悲,他描绘的是他观察到的这一刻的被观察对象的此一刻的定格,何尝不是这一个人生的总结。用如实的线条表达真相,像一首写实主义长诗。有些人生,除了身影的勾括,色彩都不配得。有些抗拒不一定要哭爹喊娘的叛逆,从和不从从来都不是两面,他绘画的隐痛是在看似逆来顺受的沉默中散发出来的无声倾诉。作为一个才华横溢又立足于民生现实的书画家,王首麟先生对绘画的执着绝不是笔墨线条掌控的花把式。若同情心是善,是有良知的人的本性,会自动自觉的产生怜悯之情。悲悯则是一种大情怀,除却哀伤同情,还有慈悲,可产生于现象和特定时刻,是感同身受,超越个人的情绪。如同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己,并不只是冷眼相看的嘲讽,更多的是在难过和同情之外的悲悯之情。是在试图接近痛苦的根源,相对于本能的善之本体,悲悯更是一种被召唤的感应。这两者互为纠缠一体,却又不同纬度。与他的线描作品不同的是他的大写意笔墨,大写意是传统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相比较小写意用笔更加粗犷,造型简单随意,看似极其简单,简化的用笔更体现对收控自如的准确控制,他在他的大写意里安放了他的浪漫主义一面。很多人觉得大写意是过时了,我一直觉得笔墨虽要当随时代,更要发乎真心,笔墨从来就没有为了追随时代而刻意时髦过,搔首弄姿的都是跳梁现眼取巧之辈。大写意本不拘泥于用笔的工整法度,也不过度将就敷色的艺术形式,以神写形,着重于绘画过程里的率性和自由的情绪抒发。大写意的鼻祖,梁楷先生是个浪漫主义的人,他的泼墨仙人,开创早期的减笔人物绘画。将人物泼墨抽象化。寥寥数笔的罗汉衣着褴褛,又自带仙人姿,任何时候看都觉得妙趣多与赘言。有种说法很有意思,大概是说现实主义是将老虎关进笼子欣赏,浪漫主义是将危险的老虎释放。石恪的二祖调心更是信笔拈来涂鸦式,似是原本要挽救一张被废弃的纸的命运,无心造势,任性之心,从没有时髦,只有满满的散淡滋味。粗笔大墨之风里是王首麟先生大写意的主色调,大块笔墨,厚重浓烈,信马由缰式的涂抹,从不是冒险的轻率。还有布局的形式,留白的分寸。大写意的用笔很考量人的功夫,而这功夫是需要长期习字中获得要诀,不同人的悟性,智慧还有用功的深度都决定一张画的水平次第。王老师言,大写意在似与不似中求生存,在笔墨的可控与不可控中找格局,在豪放的诗意与哲理的对立统一中术平衡。我深以为是。万物贵取影,不光是行笔之快意,率凛然之情,如七步成诗,不求似而有余,看似是直觉的无所计,又是纵情旷意的呐喊,算是笔墨中的摇滚乐。它释放的是除却现实悲悯之外的行吟的诗歌,更道出他独特的古道西风瘦马间的怅然拟古心。各中有想象里的落日旌旗大将坛刮来的秋风,亦有车尘马足富者趣,他的拟古系列,草原系列,暗隐了一个自觉虽碌碌而无悔,但求茫茫之正义的壮士心。绘画的当代的意识不仅仅是叛逆,就如同一件时髦的衣服,不见得适合每个人,很多人把思想强加于画面,得出不伦不类便引以为实验精神,只是贻笑大方,并存不是隔裂,是清晰的自我如实认知,疏离冷静呈现,互不干扰。此一篇无堆金砌玉的赞颂,仅止作为一个小我对王首麟先生作品浅读。用一句诗完结: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王丢三于辛丑年辛卯月辛酉日王首麟年出生于辽宁,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线描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云南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第一导师,享受*府特殊津贴。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导师。西行途中偶翻*胄作品,倍感亲切,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消洒的线条,趣味性的,鲜活的造型,使作品越然纸上。这些年来,每次见其原作,都激动感叹,先生如在,一定拜师从艺。我们这代人,喜欢国画人物的美术爱好者都越不过*胄,最初知道他会画毛驴,又知他速写画得好,后来见的大量作品,才知道他是真画家,真性情,即是天才型的,更是勤奋型的,听说这先生每年至少画上二十刀宣纸,我想他画这么多宣纸的过程中一定是快乐的,兴奋的,否则就进行不下去,这须要投入大量的心血和长期的韧性。*胄的成绩是新中国画家中最成功的典范,后来人学他,都得到了皮毛和躯壳,没有学到灵*深处,可惜先生为炎*艺术馆所累,否则还会致享大年。当然,先生的作品传世己经深入人心,又何必在乎场馆呢!后来人会珍惜真正的艺术品,历史是公平的,淘尽*沙始见金,緃观历史上的大家都如流星闪过,可他们的作品与业绩却留在人们的心中,是不朽的。如能笔底有天下,则为得天下者!如有大格局在胸中,则真为得道者,得道多助!大道通天。有心求好不如放情传神叶浅予的速写画得好,每天以数十幅速写人物当日记,把瞬间的情感记录下来,在硬笔与速写本纸上的磨擦,形成的感性形态,加之长期的临战状态,取得了非常个性的速写样式。这时候是自由的心象与自然的碰撞产生的火花。记录下来生命的轨迹。当叶先生把这速写搬到生宣纸上去画舞蹈人物,或*治体材的时候,就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原因是太想画好,太想让观者看懂,让社会承认,所以自己就弄不明白了,叶浅予的速写怎么看都是大師级的,画中国画写意人物,就显得小家子气。重阳节登临*陵写古柏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文革期间,我随父被遣还乡,辍学务农,耕耘之余颇好笔翰。当时除毛选,鲁迅杂文与红色书籍可读,其余皆为封,资,修*草。我从书店买到一本毛主席手书诗词集,如获至宝,很快就能背诵,并用毛笔写毛体书法送人。至今已有五十年了,往事如烟,弹指一瞬间,我己步入老年,今天是重阳节,与诸画友来*帝陵写生古柏,祭拜轩辕。轩辕*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创造者,我目睹他亲手栽培的参天古柏,让我震撼,仰止。我喜欢画树更喜欢画参天的古树。如胡杨,古柏,古松,银杏和南国的大榕树,我曾执教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写生于山乡,村寨,原始森林部落,为山民立传,直面人生,尤喜古榕籘蔓,有独木成林的连接起伏的榕树金蛇狂舞,其主干如蜡象,无数的气根起起?伏扎于土壤之中,又拨地而起,翘首仰天,高矗入云,叹为观止。我在莒县画过的古银杏树王,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公与莒会盟时栽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了。要七八个人才能合围,三年前去内蒙古的阿拉善右旗额济纳画胡杨林,因是冬天,万木凋零,一片枯林,显得很悽凉。这景色于游客不堪入目,但在我眼中却如千*万馬,如苍颜自发的老者举杯邀友。如武师行拳,如老僧坐禅听音。这大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它们在这是站了三千年,等我们来写其生命,我满怀激情之笔将胡物激活了,谓之"写生"!大凡皇家祖庙,陵园多植松柏,北京的皇帝陵园的松树要数清西陵的最最佳,当年雍正葬在那里,以松树环陵,到今天松姿如龙,郁郁葱葱。余席地挥毫,写水墨青松十余幅,一气呵成。但意犹未尽。他日再写,定有新意。古柏者,树之高洁古雅者,颇具长者风范,其形偉岸劲挺,纹理分明,直拨云天,枝叶繁茂,尽善尽美,是树中之尊。曾去孔庙大成殿画古柏,写北京中山公园之柏不下数十幅,以为天下柏之状如此也!今见*陵古柏让我震惊,历尽滄嗓五千年,伴随我祖天下安,气宇轩昂真如铁,此木写后世无柯!五千年的古柏与两千年的银杏相比,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呀呀学语的儿童,更何况三百之后者,古柏与先圣同样被尊为神灵而受敬畏,今日写其神形,力求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为古柏塑造立传。千載难逢此天木,我为古拍写精神!又见永乐宫10月16日从临汾出发、王总亲自驾车,一个车队出发了,先到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这里的风景很好,故事家喻户晓,完美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成人之美的理想,与又见平遥的悽美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听梨书院里面有个蜡象馆,塑造这故事的人物与场景。听说这里每年都举办集体婚礼,鶯鶯当年开个好头,红杏映墙,许了终身,老夫人的条件是十三届美展获金奖,我们这队伍里还真说不好有人拿到,心诚则灵[呲牙]。出了普救寺,来到*河岸边看唐朝的铁牛,几十吨重的鉄牛站立在*河边上,横锁大河,千年的守护历尽沧桑,证明着唐朝的炼铁技术与水利工程。至今这四头铁牛与牛夫仍牛气冲天,强大壮美。俯瞰着滚滚东流去的*河激流,贯看秋月春风,人生短促,逝者如斯,铁牛犹存,而铸牛者安在哉?下了这铁牛台,信步河边,见有三五钓鱼者执竿垂钩,徐林发现鱼篓中三条*河鲤鱼,立即买下,时间紧迫,驱车前行见一渔庄,将鱼清炖,品美味,说水浒故事。没有午休,前往全国最著名的关地庙,运城是关羽老家,关二爷武艺超群,斩名将华雄,颜良,文丑,杀蔡阳战功显赫,因"忠义"二字名滿天下,人们无不敬仰,后人尊其为武圣,又尊为武财神,天下人焚香祷告尊拜金身。香火很旺。将*生前的行为感人,轻生死,明大义,死后成神,比大哥混得好。看来人们並不喜欢太聪明的人,而是喜欢执着的人。据说庙宇是明朝修建的,至今保护的很完整,院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这圣景也来不及画,只能收到相机里,回家慢慢消化,现场的感觉靠记忆去追塑了。最后一站是永乐宫,计划一天看完的景点,时间有点紧、只剩一个小时了,当赶到永乐宫的时候己快下班了,还好,王总及时买到了门票,才得以参观。永乐宫是元朝修建的,是一座道教庙宇,最出名的是壁画,据说绘制了十三年,是我國最经典的壁画,。这壁画叫《朝元圖。》三年前我与董继新,张春晖等画家在这里临摹壁画,可算是故地重游了,人们惊叹这长长的线条是否用毛笔画成这庞大的场景,群傢各异,精准传神,继承晋唐遗风,有虎头与道玄之妙,与现存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巜朝元仙杖圆》同出一辙,。是当年的重大历史体材创作,是*府支持的文化相目,广阔的张显空间和全国各地各朝代的观众,影响之大深入人心,至今不衰,美育实难代替宗教。蔡元培先生的话是鼓励画家的!年十月十三日,一行十一人乘动车西行去采风。当日有朋友来车接往平遥入住。翌日游平遥古城,一睹明清以来的由晋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前赴后继的、用生命换来的银子所建设的平遥古城和各家大院。晋商以诚信创立自己的品牌,创造这个时期的辉煌,平遥古城代表了淸代商业金融繁荣与诚信经营体系。当我们看到今天社会上经商的坑,蒙,拐,骗。人们的诚信危机与道德沦丧。使我们更加怀念那些曾经坚守信念,为信仰而奋斗的晋商们。下午观看情景剧,《又见平遥》。情景剧是今天比较时尚的新型的剧种,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利用自然环境,演译当地的人文历史故事,《又见平遥》即是以古城为道场,为舞台,为街景,是行动的舞台,让观众在行动中去观看、感受这庞大的场景和空间,穿越了历史,再现了当年的场景与悲天怋人的故事。生离死别,为信念与道义而奋然前行的精神。感人至深。选美的场面,美伦美幻,女人为繁衍后代接续香火而牺牲的精神,悽美而动人。情景交融的形式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把人文与自然紧密结合起来。中国绘画或许也能将画外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创造一种新的可能!雨中游青檀寺在山里写生,置身景中,美不胜收,秋风袭来,阴雨绵绵。写生只能搁笔。听当地人说:附近山上有一寺庙,叫做青檀寺,因有几株古老的青檀树而得名。即然不能在露天作业,便与同道去逰一趟。枣庄这里到处是石榴园区,一路古柯挂金,橙*尽染,偶尔见到几棵铁杆的柿子树,如焦黑勾勒出的线条,反到不见枣树,不知枣庄这地名的由来。现在的景点还挺人性化,六十岁的老人不收门票,青檀寺虽算不上什么名寺,但这几棵檀树就够我们这画画的人欣赏的了,况且是檀树,最好的宣纸就是檀树皮做成的,看到这些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的大树,使我性奋起来,但因无法当场挥毫,只是收入相机里,待日后慢慢欣赏消化。青檀寺的庙宇正殿当然是釋伽牟尼的金身,但后殿却是供奉的岳飞,偏殿是供奉关羽。两位都是战神,我虽然不是佛家信徒,但对这两位还是肃然起敬的。出了青檀寺有几处卖当地特产的工艺品店,我的学生钦松与树青是行家,见了这这些檀木手串就迈不动步了,我是外行没兴趣,却看上了不值钱的形状如罗汉果,却象木格??的菩提籽,这相貌虽难看却出自天然。如不是一堆,而是一个,天下就一个,那就是珍品。如果天下的猪象熊猫一样的数量,杀猪的人就是罪犯。世上没有珍宝,只是物以稀为贵而已!无独有偶,回到住处,让世林看看,他也欣赏,说是可以把玩,正好两个,平均各一。[呲牙]这几天秋雨连绵,野外写生不成,只得躲在宾馆里睡觉聊天。白纸对青天,信笔驰骋,色墨交融在宣纸上渗化流淌。笔墨任性,胸无定法,放纵性情,雖说不能对景写生,却记忆犹新。虬龙旋转舞姿,纵横交错,雨后黑色的枝干更加分眀,灿灿的金*从枝干上纷纷飘落,秋风扫落叶,但繁华落后,仍有坚韌者留在树上,变红变紫变得斑痕深褐色,显得更加厚重的石榴,更有滄桑感,树果俱老。我的笔下长期画老汉的形象,今天写这老干著实更加得心应手,放笔如高山墜石有声,泼彩斑烂如晚霞灿映枝头,不经意的效果,不求佳乃隹皆为心象也。枣庄榴园写生记事驱车写生,行走江湖,然后知行天下,踏遍青山人未老,写江山无尽风流。赶到枣庄已是夕阳西下了,一路顺风,略带疲倦。又见世林弟,倍感亲切,引入榴园看盆栽石榴树,眼前一亮,可谓奇观,竞然在这大瓷缸中生长出来这样形如虬龙的枝干,盤根错节,宛如长蛇缠树,疤结瘤根,枝如镔铁,干如铜铸,尽显岁月沧桑。时值深秋,己凉未寒,满树尽带*金甲,更托出早己笑口开裂的仙果石榴,果然是玑珠卦枝,晶莹剔透。没有开裂的红石榴圆如节日[快哭了]灯笼,悠然自在。,主人是研究盆栽石榴的专家,专门为画家写生保留树上的石榴果实。欢迎晚宴多是宾州画家朋友与同道,畅叙论道,饮酒微醺,一夜成眠。夜宿大车店文革期间,下乡插队,后来到公社文化站办的一个小印刷厂画设计稿子。有一次与推销员老李去东北长春的一偏辟乡鎮办事,时值隆冬。傍晚投宿一家大车店,店服务员看了我们的介绍信,交了钱,就算住下了,住的是大炕。吃过晚饭己是八点多钟,农村晚上睡得早,此时炕上己躺了五六个人,炕头己被站了,我和老李只能在后面接着躺下。如不躺下怕被挤到炕稍,这炕是土坯砌的,烧得很热,但到后半夜就凉了,还是抓紧时间睡觉吧。但是怎么也睡不着,这被头都是脑油污,散发着汗味和臭气熏人的气味。接着是集体的打鼾声,此起彼伏,来回拉风,咬牙的咬牙,我翻来复去睡不着。睡觉是要关灯的,要节约用电,我在数着数字,几千数己经过了,还是睡不着,干脆让脑子一片空白吧,到了子夜真的有了困意,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忽闻窗外人喊马嘶,??喝声,车老板在卸车,安顿车马,接着就有七八个人进到房子里,一群头带大狗皮帽子,穿着翻毛的羊祖宗皮大衣,腰间扎着兰布腰带,青一色勉襠棉裤,扎裤角的绑腿下面是一双牛皮乌鞡。这些人动作很快,只脱掉乌鞡,羊祖宗大衣,摘掉狗皮帽子,挤到炕上,倒头便睡,后上来的人见没有位子,就大声喝道,立碴一下,于是便挤到这炕上,大家挤着暖和,我再也无法入睡,况且是侧身挤着。这下鼾声共鸣,此起彼伏。旱烟味飘散弥漫整个房间,真是乌烟瘴气,我只能忍耐着盼天亮。大约早上四点多钟的样子,突然有车把头喊了一声起来,"走人,天亮进城,"这些人一股脑的爬起来,披挂上阵,拉牲口套车,装东西的装东西,瞬间搞定,赶车的老板把鞭子在空中甩了个清脃的响声,喊了一嗓子"妈了个巴子,进城去了。接着一阵马蹄声和铃铛的碰撞声清脆悦耳,渐渐消失在这夜空里。四十年过去了,这一夜的印象经常出现在我失眠的状态中。看情景剧的联想戏剧可以把舞台搬到山坳里,搬到古城堡,搬到市井中,演这里发生的动人故事,,挖掘历史文化,创作想象空间,创造神话意境,穿越历史天空。画家也可把画室搬到自然中,行走道场,蹬山涉水,仰观宇宙之大,俯瞰山河之美,遍访名人高士,深入各山大川,名胜古迹,得山水之灵气,直面人生,写芸芸众生像于笔端,得众生之神韵。寻求自由王国艺术广阔天地!物累由搬家想到的人生对于财产的理解差异:人生最大的财富莫过于生命,而生命又被时间追赶着闪过,因为要存活和各种欲望而不断地折腾。中国北方人多以物资金钱为财富,终其一生奋斗、弄上几套房子和车子,要管儿子的一生和孙子的半生,自己也就结束了。而犹太人将财富装在脑子里,人走家搬、居无定所。我们中国人搬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废旧杂物,家值"万贯"。由小房子搬大房子是喜庆的事,东西也好摆放,虽说装修花掉很多銭,费了很大精力和时间去干这事,心里却很舒服。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则不然,就要扔掉很多东西,才发现这很多东西是一辈子都用不到的,只是占有了很多的空间,保管了多年,运来运去,弃之可惜,留之无用,实属鸡肋。当时是怎么想的,弄这么多没有的东西,还以为是"财富"。中国北方人多以绚富的虚荣心做怪,而一生奋斗聚集财富。土地革命时期这些人变成恶霸地主,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又拼命折腾,当下的民营企业家叫苦不迭,因为官商的链接已断,日子难过。人世间,世事难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孔夫子站在长江边上指着滔滔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曹孟德酒后真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东坡先生逰赤壁感慨:天地间,物各有主,……只有山间明月,江上清风可为我所釆用而不收毫厘。写之成文,唱之成曲,绘之成画。天下者:是天下人的天下。河山美景,奇花异卉,美女佳丽,皆可绘之,写之,即为此时拥有,珠宝只能把玩,又何必收藏。把玩之时享受,收藏终生为物所累。毛泽东四渡赤水将曾经用战士生命换来的、为革命立过战功的大炮沉到赤水河里,轻装疾行,才甩掉了国*的围追堵截。人生"知""行"二字"足够一生受用,画家难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踏遍千山万水,天下美景尽收笔底。浓墨重彩写万木霜天老柯红叶,奇花异卉满眼春色。意筆线描绘蒼颜白发稀疏,丽人逰春吴带当风。困倦时,山坡草地倒头便睡,醒来仰天看云卷云舒。兴来大叫三五声,泼得满纸狼籍,天地大荒,尽显万千气象。慢慢收拾金瓯一片,岂不快哉!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不以物累、不为情烦,吾人老矣:以真情抒写自然为乐,放笔即情即景,天人合一,质本与天地万物也!看《白描打铁》一诗有感广陵散余音虽绝,嵇康锻铁风骨尚在。连接今人《白描打铁》一诗,别有新意。记得下乡插队时,去地里干活,总要经过队部的铁匠舖,这铺子里师徒三人,师父掌钳,徒弟抡大锤砸铁,另外一位徒弟拉风箱,大多时间是打造农具,或者给骡马卦掌,这师傅是我远房堂兄,歇息的时间常到铺子里闲聊,或弄几笔速写,给騾马卦掌的动作很入画,先将马捆绑木桩上,再用绳子缠绕马腿,去掉旧铁掌,再换新掌。这一套过程熟练之极。我想,什么时候我能学到这手艺,这一辈子打铁吃饭,不就是铁饭碗了吗?可惜我没有这资格,看堂兄吸烟的动作从来不用火材,只从炉子里挟出一块烧红了的铁块、往烟头上一触,一缕青烟飘去,堂兄便深吸上一大口,再吐出烟圈,抻着脖子喊两嗓子京戏,真的很享受这瞬间。我用铅笔勾出这动作,虽说不很准确,倒也传神。后来回到城里,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曰的拙作早己荡然无存了,唯独还能记得铁匠铺和堂兄吸烟后唱戏的样子一一一一。《蝈蝈笼子》由今年父亲节想起童年的一段往事。我记忆中的童年就是跟大人一起分担劳务与精神的愁苦。当时我的父亲是一个头上顶着黑五类帽子的老人,没有过生活快乐的日子,每天在辛苦麻木与充满恐惧的时光里。唯一使他有一点精神慰藉的是拉着沉重的人力车上大白桥的时候我和表弟在那里等着帮他推车。下了桥便如釋重负,笑着说:"别看孩子小,关键时候还真顶用。"那年我七岁,表弟六岁。于是爸爸把装满木材的人力车停到路边,卷上一支纸烟,一边吸着纸烟一边从草帽子上取下一个蝈蝈笼子,里面的蝈蝈还在不停地吃窝瓜花。我很喜欢这蝈蝈。爸爸说:"装车的时候,在木材下面捉到的,然后用野草编的笼子。笼子很结实又透气,蝈蝈在里面很舒适,时不时地在叫,我一直拎着这笼子不放。爸爸见我喜欢,他很高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的记忆中算是父亲最惬意的一次。若干年后,文革来了,我和父亲母亲被遣送回农村老家。我和父亲大干几个月,终于用木杆秫结稻草和泥巴壘起了一座土房,搬进去的那天,父亲高兴地说:"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这就是北方人住的蝈蝈笼子,我在这笼子里生活了五、六年。七四年营口大地震倒掉了,没能留下照片,至今很遗憾。后来日子有了变化……。但在我的记忆中历久弥新。还能画出样子来。『本家三爷』下乡那些年,经常听本家三爷讲他年轻时的浪漫事儿。这老爷子虽然已经快70岁的人,却长得面皮白析,穿着打扮不俗,有范。经常出入有名的风骚女人田寡妇家,爷是个天生的情种,年轻时家境殷实,是大财主,后来被他消费掉了。爷是个玩家,信念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趁身体好,腰缠万贯,便长住营口一等妓院杏花楼,专宠头牌美女花纹,抽大烟,狂*。这爷在自己女人生孩期间,竞然把花纹领到家里,媳妇抱着孩子去房后的壕沟边上大哭一场,看看大阳快落山了,擦干眼泪,赶紧回房张啰晚饭,招待"客人"。几年下来,崽卖爷田,把祖宅和土地卖给了另外的一个"励精圖治"的地主田八爷。爷自己消费也就罢了,把几个儿子也培养成"瘾君子"来抽大烟,逛窑子,集体消费,入不敷出,家产蕩尽,美女早跑得无影无踪,烟瘾却越来越大,这爷几个只能乞讨度日,身披麻袋片,靠墙根打药针,到无法生存的状态。时值一九四八年春天,国共两*在打拉锯战,一段国*站领营口,过一阵子共*占领,共产*的队伍在扩*,爷带着几个儿子去报名参*,招兵的见爷几个萎靡不振,面容憔悴,便说你们走开,让那些身体强壮力壮的人来报名,能上战场杀敌,你们留下,只会吃饭。爷跪地上磕头作揖、求长官收下这几个孩子,那时参*叫"当兵吃粮"。然而,没人理会这爷几个。这时有人急匆匆跑过来说,"上级要最近战况上报,没人会写,当官的急得团团转,老爷看准天降大任的时机来了,便毛燧自荐说:我这几个孩子都会写,只要长官说,他们都能写出来,当官的一听,如获至宝,对爷大声喊,"我肏,你咋不早说呢?"向爷的肩膀上狠砸了一拳,爷被砸个咧趄,当即找来纸笔,由老大执笔,很快写好了报告,交给通讯员上报去了,几个儿子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解放战争中这几个叔叔先后被提拔到给首长当秘书的、当*委的等重要岗位。爷家传来了部队的立功喜报和提干的喜讯。爷成了远近闻名的光荣的*属老大爷,为国家和人民*队培养了栋梁人才。家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如火如荼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运动,直接把他卖给地主田八爷的祖宅分回来,这一次是打土豪分田地,共产*给的,不是物归原主!是赏给对革命有贡献的*属老大爷的。共和国成立后,儿子们都在外地有自己的工作,不在爷身边,奶奶去世后,他还想找花纹,然而却打听不到下落,去杏花楼找,听说花纹响应国家号召去*生产建设兵团嫁人了。杏花楼那里已经变成学校,听到的是读书声,爷在那徘徊了一阵子,望着自己曾经住过的房间,回忆浪漫的岁月,韶华已过、逝者如斯,不禁潇然泪下,低着头回老家去了,以后的年月。就出沒于田寡妇家!请